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,他,作为一位中国人,却效力美国,担任导弹研究员,还参与了危害中国安全的美方导弹计划,如今年过100岁,又希望回国归根,这样的人,是谁给他的勇气?
林烨的名字,在世界导弹研究史上绝对是出现最多次的,不光因为他是清华大学的才子,拥有绝对的才华,更是因为他身上背负的争议。
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,林烨从辛辛那提大学的火箭弹操纵学专业毕业后,留在美国,并且就职于波音公司担任美国导弹研究员。
后来林烨牵头为美国研制出了 “民兵Ⅲ”洲际弹道导弹,让美国人在美苏争霸中占了先机。美方为他颁发了荣誉勋章,被赋予了“美国导弹之父”的称号。
获得殊荣之后,林烨可谓得意忘形,在媒体上表态,极力撇清与中国的关系。为了赢得美方更多的信任和尊重,他甚至还参与了美方对付中国的多项计划。
很快他如愿以偿,除了有“导弹之父”之个称号外,还得到了美方国家级别的待遇。当初他的年薪有30万,那个年代在我国简直就是天文数字,放在今天也是年收入接近100万,达到这个收入水平的人不多。
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剧情反转如此之快,后来因为波音公司质疑,林烨被开除了,不但被调离了关键岗位,而且还提前进入了“退休”状态。
由于他掌握了大量的关键信息,美方部门禁止他随意走动,这代表着什么?相信聪明的朋友已经猜到了。其实说难听一点,他就是美方的一只棋子,过河拆桥这事,美丽国可没少做。
再后来,暮年的林烨曾多次通过媒体,表达了想要回国的想法,但是都被中方拒绝了。直至今日,年过百岁的他,只求落叶归根,然而回中国的愿望始终没能实现。
其实,当年出国留学的林烨,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,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。他1918年生于北京,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,后来梁思礼,梁思成等人一起赴美,读于辛辛那提大学,火箭弹操纵学专业。
毕业后,梁思礼,梁思成等人回到国内,继续为祖国做贡献。后来梁思礼在我国的航天和火箭控制领域深耕多年,成绩斐然,而且还培育了众多骨干人才,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科研巨匠。
而林烨则选择留在美国,而且走上了卖国求荣的耻辱之路。如果林烨与昔日同窗为伴,一起回国效力,必定不会落得晚年有家归不得的唏嘘收场。
后来梁思礼评论他:
“当初林烨的年薪有30万,这在我国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,而当时回国的年轻人挣的工资还没有林烨的零头多,不过大家都是为了保卫祖国而回国的,而大家也都是心甘情愿的,就算林烨年薪百万,我研究的导弹是保卫国家(中国)的,他帮助的却是别人。”
林烨的故事,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:人才流失一直是中国发展不可逃避的一个问题,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华为掌门人任正非说过,华为的工程师大多是外国人,不是不想招中国人,而是中国人才大多都去了国外。而且越是清华北大等学府的高端人才,出走的概率就越大。
网红教授郑强在一次演讲时谈及这个问题,既生气又无奈地表示,“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你们。我怕哪一天你们带着我的知识跑路了。很多人一毕业就去米国。战争期间,一枚炸弹死了我,那枚炸弹可能是你做的!”
不少研究专家认为,高端的物理学、数学人才流失,是因为国内外教育资源相对不平衡,国外更发达。
此外国内的物理缺失启蒙教育,后续填鸭式教学乏味无趣,导致大多数孩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。有天赋,有兴趣的人,自然会选择更好的学习环境。
幸运的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此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,高考3+1+2改革后,把物理从次科地位提升到了二选一的必考试科目,学好理科还可以有更多的可选专业。此外教育部门在小学阶段也新增安排了自然、科学等科目,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尽早接受科学知识启蒙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央视二套第一时间栏目特意推出了一套少儿物理科普漫画——《这就是物理/地理/化学》26册。这套漫画出自哈佛和麻省理工一众高校教授之手。
全书将生活化的问题通过漫画的形式讲解出来,让学生在生活现象中学习和感悟更深奥的知识。目前这套书已经被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列为参考书目,同时还被我国的清华附小列为课外必读书目之一。
少儿时期是学生各项知识的启蒙和奠基重要阶段,趁早培养学生数理化知识的学习兴趣,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十分的重要,作为家长,如果您也想让孩子对数理化感兴趣,提升数理化成绩,增强科学思维能力,那么趁着暑假不妨让孩子们读读这套书,为将来初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,赢在起跑线上!
留言咨询